蓝田穆氏民居群:秦岭山下的原生态民居群落

    中华穆氏网 2012年7月31日 万家姓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蓝田穆氏民居群,“原生态”三个字也许再合适不过。虽然老房已有部分被拆,然而保留下来的老宅院,却有着一种朴拙、沧桑的原生态之美,全然没有精心修缮过的“现代”气息。悦来堂、悦兴堂、悦善堂,“三悦堂”堂堂相连,它们和周围的其他老屋一起,组成了秦岭山下的一片传统民居群落,从山坡上看下来,这里就是一片青灰色的海洋。

地址:蓝田县九间房乡穆家堰村三组

建造时间:清末

很难想象,西安周边还有如此原生态的清代民居群。

寻路、寻人,寻找老宅之美

4月19日,离开下杨寨村时已经过了中午,顺着107省道,记者一行直奔九间房乡的穆家堰村。九间房乡位于秦岭北麓,汽车开过“蓝田猿人遗址”的标识牌,拐上101省道,一路向前方的远山逼近,路旁的民居已经逐渐显露出沧桑感。一位老乡给我们指路:穆家堰在101省道的北边。我们顺着老乡的指示,开上一条正在维修的水泥路,下一道坡,路旁的老人说:“这就是‘穆儿寨’。”“穆儿寨”,正是当地人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称呼。

穆儿寨背靠山麓,分为东、西两村,东村住着部分的“外姓人”,而我们要寻找的穆家民居群位于西村,这里几乎所有的人家都姓穆。午后的村庄宁静得出奇,只有几位修路工人忙碌着。依照一位工人的指示,我们沿着一条坡道往下走,找到了位于村路旁边的一排老房子。

一条东西向的土路,在一排老宅院面前穿过,从街面上来看,这片民居群的确不小,青灰色的屋瓦在天空下叠了一层又一层。然而沿街走过了几家,却发现都是大门紧锁,从门面房的窗户向昏黑的屋里窥视,完全一副常年无人居住的样子,一扇双开的木质院门,竟从里面被用一根圆木抵住。难道,这片民居群真的是被荒废了吗?

老屋的对面,一户看起来同样古旧的民房开着门,我们走进去询问,女主人说,对面的房子的确有许多已经闲置,村子里很多人都迁了出去,没见再回来,不过对面的一院房子里,还住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穆海潮,他兴许还能了解些穆氏家族的往事。“刚才见他提着篮子上山,可能是去挖白蒿了。海潮叔八十多岁了,可身体结实着呢。”女主人说。

透过穆海潮家的门缝,我们看到了院里让人惊叹的雕花门,于是决定不论多晚,都要等老人回来。在等待的空当,我们踏进了穆海潮民居西边的一户人家的门槛。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眼前竟然是一院青瓦、青砖的老房子。门房身后的一座大房,显然像是一座传统民居的厅房,厅房屏风的上面,“悦来堂”三个俊秀的大字依旧清晰可见,旁边是两幅精美的阳刻彩绘出行图,虽然厅房里堆砌着杂物、光线昏暗,可这些却丝毫掩饰不住这间厅房曾经的华丽之美。

厅房的身后,经过主人改建的院房打破了老宅应有的格局。院中,两位妇女正在为织布做准备,在地上缠绕起长长的彩色棉线,她们告诉记者,还是自己纺的土布耐用。家中的男主人名叫穆养生,是穆海潮的堂弟,他自称对祖上的事情不太了解:“还是海潮哥能说上来。我只知道太爷爷是有钱人,据说在外面做生意,挣了钱。”

穆养生话不多,默默地走出去,后来才知道,他是到村子里为我们寻找穆海潮去了。

悦来堂、悦兴堂、悦善堂,堂堂相连

下午3时许,穆海潮老人回到了家中,他留着稀疏的串脸胡,拄着一根拐杖,走起路来很有劲儿,见到我们,老人灿烂地笑。老人打开房门的大头锁,吱呀一声推开两扇沉重的木门,视线的尽头,铺满了精致、繁复、美不胜收的雕花格子门。1、2、3……一共12扇。穆海潮拍着格子门说:“雕花部分应该是椴木,而边框则是核桃木。”

悦来堂的主人穆养生看着这12扇精美的雕花门却有些伤感:“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家里没钱,我把悦来堂前的12扇木雕门卖掉了,当时总共才卖了五六千元。如果能留到现在,该多好!家中原本还有许多字画,然而不是在‘文革’中被烧,就是在后来被卖,真是可惜可惜!”

推开雕花门,走进厅房,厅房好像自修好后从未返修过。穆海潮说,这里现在的模样,和旧时的差不多。地板由灰色小板瓦铺就,屏风门竖在房子中央,屏风上方白底上写着深绿色的三个大字:“悦善堂”,两边各有一个花瓶图案,色彩明艳。进梁上有一对雕花驼峰,雕刻精美,色彩鲜艳。屏风前放置一条长约2米的供桌,供桌前方正中摆一方柜桌,柜桌旁有两把雕花太师椅。

穆海潮老人突然神秘地一笑,说:“你们想知道这房子的历史吗?那就抬头往上看。”我们抬起头,只见正中的大梁上,题有“时大明光绪三十二年岁次甲午三月初四即时立柱二梁大吉大利宅主穆永贵在文和修创建”一排工整的字迹。我们错愕。穆海潮老人看到大家惊叹的表情,开始对这38个字讲解:“这行字告诉我们,我的祖先叫穆永贵,他是这栋宅子的第一位主人。穆永贵是我的太爷,我是他的第四代孙。不过这院房子,却并不是太爷修建的,而是太爷的儿子,我的爷爷穆在文为了孝敬太爷而修建的。穆家在我爷爷辈时,总共有弟兄四个。房子的建造时间,就是上面写的清代光绪三十二年。”穆海潮对“悦善堂”的往事如数家珍,“不过,我住的这所‘悦善堂’,只是穆家‘连三院’中最东边的一院。最西头是‘悦来堂’,中间的叫‘悦兴堂’。”

穆海潮说着,便走到了厅房前面的小院里,他用拐杖指着西边院墙上的一方被黄泥封住的拱门,说:“这道门通向悦兴堂,悦兴堂又和养生家的悦来堂相连。”老人在叙述时,满脸的自豪。

厅房保存得如此完好,而后面的厢房、正房却没能留下来。2003年,穆家拆了后院的两进房子,建起了一栋二层混砖楼。在一片灰黄色的老屋中,新房艳红的颜色略显唐突。

老照片与穆家曾经的兴盛

在穆海潮老人现在居住的房间里,我们找到了一张古旧得有些褪色的老照片。从照片中人物的着装看来,其拍摄的时间应在清末民初。穆海潮指着坐在前排的一位“老爷”说:“这是我太爷。旁边坐着的是我太祖奶奶,站在旁边的四个男娃,就是我的四个爷爷。”

照片中人物的打扮,一看就是户殷实的人家。穆海潮老人的这位太爷,究竟是从事什么行业的?“我们穆家从来没有过官宦。”穆海潮说,“不是经商,就是务农。太爷大概是做着些小买卖吧。”在叙述自家的家史时,穆海潮显得很低调。

一份蓝田县文物旅游局提供的资料,则向我们揭示了穆家曾经的兴盛。明清时期,蓝田县城是一处比较繁华的商贸集散地,所以,蓝田县内才会留下为数不少的老民居。穆家堰的穆氏宅第,便是其中一处。穆家堰位于流峪河与灞河的交汇处,扼守秦岭出山口要道,地理位置优越,过去,往来于关中、陕南的行商多会路过此地,于是当地人多经营客店骡马生意,由此致富者较多,穆海潮的祖上便从事着这一行当,并在蓝田县显赫一时。穆海潮也记得,自己爷爷一辈中有做车马生意的,盖家里的老房子时,也是用自家的骡马,一车车拉来沙石。看来,穆家是依靠着“物流业”发家致富的。

从穆海潮家出来,我们想再到“悦兴堂”看一看。然而,坐落在穆海潮和穆养生家中间的那院房子,似乎已经许久没人居住了,仅中间一扇小门里住着一位白发的老太太,而房子里的格局,则完全看不出曾经的老模样了,虽然房屋内部的格局有所改变,然而房子还是老房子,木柱、青瓦都在。

山坡下,这一片青灰色的老民居

看完了穆家“财东”的连三院,我们仍不甘心,顺着房前的土路向东而行,沿路的房屋,几乎都是泥坯墙、青灰瓦、青砖山墙的老房,难道这些老房也是穆家“财东”的房子?穆养生说,穆家连三院周围的部分老宅,像屋后的穆向坤民宅,也曾是穆家宅院的一部分,只不过从太爷穆永贵和四个爷爷分出来的穆家人丁太多,房子便被一院院地分出去,到现在,基本是一家人一个小院落了。穆养生半打趣地说:“不过穆家的这些房子能保存到现在,多半还是因为没钱,盖不起新房。”

听穆家堰本地的老人们说,村里的旧房子多,从后山上往下看,“就是一片烂瓦摊摊”。我们也爬上了村庄后边的坡地,眼前,片片青瓦汇集起来,道道屋脊叠加起来,汇成了一片青灰色的海洋,令人印象深刻。
 


分享按钮>>一生功业毁傲涎的南陈司空、大将军侯安都
>>桐梓容光穆家岩穆氏族谱谱序